學生時代似懂非懂翻佛洛伊德的書,以為精神分析就是精神醫學的一切。看國外的電影就想像精神科病人舒適地躺著或坐著,與治療師深度會談。等到自己成為第一線醫師才發現完全不同,而精神科門診往往更像戰場。
目前我一天若看三十位病人就覺得很吃力,不曉得一個診看四、五十位病人的名醫如何應付。精神科病人初診時需要至少30分鐘,扣掉初診病人後,複診病人能分到的時間並不多,討論藥物、對病人衛教後,實際上難以深入會談,只能就病人的現況給予支持、鼓勵。即使醫師想多談深入一些,但下一位病人或許已在等待,或許幾分鐘後突然出現,而病人下次回診的時間並不一定,這些不確定性很難用上各種心理治療的技巧。後來翻書才想到,反倒是「危機處理」的會談技巧適合用在門診,就當下最急需處理的問題來支持病人。
為什麼健保看精神科的經驗往往是急促、短暫,有時還得經歷長久等待?事實上,在健保赤字、虧損年年擴大的情況下,深度心理治療、特殊心理治療等項目自然受到嚴格限制。當然,當精神科醫師一天要看上四、五十位病人時,就算不在乎健保可能不付錢,現實上也只能跟極少數病人長時間深入會談。
常有病人在轉介心理治療師後激動地說:「你談的跟醫師談的方向都不一樣!你抓到我的問題了!」這不稀奇,因為治療師通常是以一次會談五十分鐘、進行六次以上的時間來規劃會談內容,而忙碌的精神科醫師常得避免觸及需要較長時間處理的問題,免得無法在短暫時間內收拾善後。而這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像神奇的治療師彌爾頓•艾瑞克森一樣,要第一次看診的酒癮病人去觀察仙人掌,然後二十幾年後病人女兒特地來找他致謝,因為這一句話就治好病人的酒癮?大部分醫師無法擁有這種直覺觀察力,也很難期待短短幾句話就帶來劇烈改變。
不過,健保嚴格管制深度心理治療費用也有其道理,從佛洛伊德開山立派開始,心理治療的行規就是要預先收費,並嚴格要求個案遵守會談的預約時間。這些非藥物的治療模式,個案的動機是核心關鍵,無限制提供免費服務只會造成濫用資源、虛耗治療師時間。長期累積的心理治療經驗告訴我們,跟個案收一筆他會在乎的費用,是維繫治療關係的基礎。不過,台灣患者遇到的問題是:家境拮据的中低收入戶實在付不起心理治療費用(心理師一次1500元左右,醫師高於2500元)。在心理治療發達的國度,中低收入戶可用低價找研究生、實習生或新手治療師,台灣甚少這類資源。
和藥物比起來,心理治療的不確定性更高,從病人口中聽到過去的心理治療經驗相當兩極化。不過,心理治療可以做到許多藥物完全不可能達成的事情。有時看到一對夫妻在兩次治療、花了3000元後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就大為改善,想想這比藥物更加有效益,只是開藥有健保負擔,心理治療或婚姻治療得自己出錢。不過,就如同跟病人介紹心理治療前常會跟病人說的話:不要期待跟治療師談話就能解決你的問題,心理治療是跟治療師一起探索內在自我、面對問題的過程。(本文首刊於聯合報元氣週報,回應請至
作者部落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