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年】 佛陀表示自己從來也不曾向任何人說:你來跟我學習吧,我能夠為你解說世界是不是永恆的;自己也從來不曾說能夠解說這一類的問題,任何人還沒來得及想通這些問題,他短暫的一生就要結束了。好比一個人被毒箭射中,親友見他痛苦不堪,找了醫生來。這病人卻說:我不要把箭拔出來,我要先弄清楚傷害我的人是什麼姓什麼名,長得高、矮、胖、瘦,是黑是白或不黑不白,是武士、婆羅門、農民或賤民,弓的材料是柘、桑、槻或是角,弓弦是牛筋、鹿筋或是絲,弓色是黑白、黃或是紅,箭幹是木是竹,箭羽是鷲、鷹、鶴或孔雀,箭頭是錍(類斧 )、矛或鈹(兩刃),箭頭的製造工匠是那裡人?這些問題還沒弄清楚,這病人已經毒發而死。向佛陀學習的人,不需要為這些問題困擾。世界是永恆的或不是永恆的?人有無靈魂、有來生或無來生?修行得道的人死後是否還存在?人活著有無意義?怎樣的生活才有意義?這種問題,無論如何解釋,無論是那一種答案,我們的現實生活仍然免不了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佛陀不探討這種問題,不和弟子解說這種問題,因為這種問題的詭辯並無益現實問題的解決,無法開導貪欲的厭離,無法悟證可以實踐的智慧。所以,佛陀只談人生為何有苦、如何是苦、如何止滅,使生命之流清淨流暢。可以說的他就說,不必說的他就不說。《雜阿含•945經》: 我希望弟子們如此明白:眾生生滅,像大雨滴泡(一生一滅)。 《雜阿含•313經》:
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就緣起才能談有無)。
從《阿含部》摘譯的這些經文,我們可以很清楚認識到,最早期編輯的佛陀教義,形式比較簡潔樸實,佛陀親自的說法和世俗的大法師也很不同,且更加入世。《阿含經》分四部,各約為《雜阿含》1362經、《中阿含》222經、《長阿含》30經、《增一阿含》472經,共計將近2100經。這四部經以及其中的有些經,雖在學術研究上,有先後集出的爭議。但,大底而言,佛法的結集,起初是修多羅(契經,講說法義之散文),次為祇夜(重頌)、記說,記說就是:弟子說,如來所說;這些經結集成《雜阿含》,它是一切事契經的根本;主要內容是:佛陀和弟子的言論。《中阿含》與《長阿含》的集成是同時的,但兩部所類集的各種經典《中阿含》要早一些,重法義的分別、抉擇、整理、評判外道,從佛法多樣性中現出完整體系,為出家眾禪慧修證的開示為主。《長阿含》將《中阿含》的內容更加體系化,想透過一般的天、魔、神的民間宗教信仰,對婆羅門、外道、居士、一般社會表現佛陀的崇高、佛法的究竟。《增一阿含》,為了方便論師、律師教化,按當時所傳經法,以增一法:一問一答一記論來編集,具大乘思想,多比喻、本事傳記。
在這些經典中,我們可以看到有的經文是記錄佛陀親自說法,有的是佛陀和弟子說法,有的是出家弟子說法,有的是在家弟子說法。另外,我們也看到經文有的短,有的長,有的是散文,有的是韻文,有的像故事,有的像是帶有對白的小說片段。就這部經是最早一批佛陀行傳、言論、教學總總的綜合結集而言,當然是比較可信的佛學根源。阿含,是梵文的譯音,它的意思是:一種知識根源的可信證物。但是,佛陀說法前後橫亙40多年,是陸續發展起來的思想體系,他的說法也不是一開始就井然有序的。我們特別要注意的是,當時沒有文字,傳法必須依賴記憶和傳頌。而且,他每次開悟了弟子,就鼓勵他們個別前往各地去傳法;這些弟子自己也許會別有延伸或發明,特別也因為佛陀還在世的時候,諸大弟子中就已經有思想和派系的差異。無論如何,這部經也是先後累積的編集,所以,有些教義也是不可信的。而且,這種派系間的差異,有些確實還是南轅北轍的,例如大迦葉和富樓那的差異。∼未完,詳見《歷史月刊255期》∼
.日常佛學:佛陀的本事和原始教義 (一) .日常佛學:佛陀的本事和原始教義 (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