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蘭 福爾摩斯對華生說:數據、數據,給我數據,其餘免談。沒有數據,所有推論都是空的。我也很想說:觀念、觀念,觀念不改,所有的改革都是空的。一個既有的制度很難改變,如果只改制度而沒有改變制度內的人的觀念,那麼不論制度怎麼周延還是不可能成功,因為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是滴水不漏,聰明的人就會去鑽制度的漏洞,改革就破功了。所以談改革,第一要做的就是改變思想觀念。歷史上許多立意良好的改革,都是因為沒有從人的觀念去改變起,後來都沒有成功。 要改變一個人的思想不容易,最好的方式是透過書本,因為看書是依自己的速度,看電視、聽演講是依別人的速度。依自己的速度可以隨時停下來慢慢咀嚼、靜靜思考,想通了,才能改變。所以國父要推翻滿清政府時,是從辦報鼓吹革命開始。我覺得教改也要從出版教育的良書開始,最好的一本書就是這一本。我非常欣賞作者的觀察力,她吸收內化別的國家的經驗後,回頭來看自己,指出了很多應該要破除的舊觀念。 人是習慣的產物,習慣了原有的生活後,所有的陋習就看不見,一切的不合理就變成理所當然。這是為什麼古人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時必須跳脫出來,甚至跨越文化,才會真正看到自己的缺點和優點,才會像作者說的看到不同的彩虹。作者在北歐住了六年,又很用心的去深入瞭解芬蘭的教育理念,所以她在本書中所提出的許多觀點都是一針見血,直指我們的沉疴。的確,現在學生最痛苦的就是國中、高中這一階段,但是誰說書一定要念得這麼辛苦呢?難道一定非得這樣念書不可嗎?北歐的孩子在教室的時間比我們少,為什麼他們的知識沒有比較少?反而在人際關係、待人接物上比我們成熟?我們這麼聰明的中華民族,為什麼不能為自己的生活和環境做出更多的創新,帶給自己更有品質的生活? 台灣學生很痛苦的一個原因,是我們對分數的觀念一直改不過來。分數是評量的一個方式,不是唯一的方式,更不是很好的方式。人的學習成果不是呈一條直線成長,而是貝殼式呈波浪形逐漸上升。每個孩子學習的速度不同,如果段考時間正好在孩子融會貫通之前,這孩子的成績當然會吃虧。孩子不是不能學,只是學得比較慢而已。我們明知道每個孩子的個性、長處並不相同,可是偏偏要用同一把尺去衡量孩子,這樣怎麼可以呢?數學好的有比英文好的聰明嗎? 每個父母都知道真正有關係的分數是聯考那一天的分數,平時考一百分,聯考時考五十分,一樣不能上第一志願,但是父母卻常為了平日的一分、兩分非常計較,作者說得對,「天下沒有不在乎成績的孩子」,連芬蘭男孩拿到成績單時也會拿著計算機猛算。是的,每個孩子都在乎分數,但是可以用更健康的態度來看待分數,分數應該是讓孩子知道,和全班同學比起來自己的程度在那裡,不應該成為挨打、甚至是被羞辱的原因。如果我們不知道孩子考不好的原因,打完了,原因還在,孩子下次一樣考不好。我們應該先沉澱下來,找出孩子學習不佳的原因,再做補救教學。每個人開竅的早晚不同,如果孩子智慧還未開,學習能力還未達到學校的標準,即使打死了也考不好的。這對孩子來說不是很冤嗎?其實,哪個孩子不想好?哪個孩子不希望有人誇獎?許多最後自暴自棄的孩子背後都有很多令人辛酸的故事。 我們「因材施教」講了三千年,到現在仍是鏡花水月。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始終認為如果別人會,我們的孩子也應該要會,如果不會就是上課沒有認真聽講,回家沒有做功課。我們很少從發展上的原因來看孩子是不是開竅的比較晚,是不是老師教學的方式孩子不能接受。英國十九世紀偉大的道德學家山繆爾•斯邁爾斯(Samuel Smile)曾說:「沒有不可教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我們很少能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孩子,我們吝於誇獎孩子,我們甚至不允許孩子犯錯,什麼事都要求完美、考試也都要全部一百分。為什麼我們中國人這麼求全呢?當我們在指責孩子時,有沒有想過大人也有忘記帶東西的時候,那麼,為什麼孩子忘記帶聯絡簿就要罰站、挨打呢?紀律來自長期的堅持,但是在訓練過程中一定要允許錯誤,因為我們是人不是神。 這本書是我所看到比較東西雙方教育制度最親切、最有人性,也最好看的一本書,每一個人都應該把它放在案頭,當我們又回到舊觀念去時,拿出來看一下,它會提醒你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孩子讀書究竟所為何事。教改要成功需從整體社會價值觀先改起,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們從既有的窠臼中跳脫出來,看到彩虹的另一端。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