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偉民(本書譯者) 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嗎?我在教學經驗中發現,有些父母在教養孩子時痛苦又挫折,甚至親子關係緊繃,雖然原因可能是教養方法的不恰當造成的,但追根究柢,還是要歸因於父母不了解(甚至誤解)孩子的行為與需求。教養方法的正確使用,必須根植於正確解讀孩子的行為,唯有這樣,才能夠使教養方法產生真正的作用。 不少父母為了更了解孩子的天生特質,提早發覺孩子的先天優勢與潛能,特別安排孩子去做一些性向測驗、潛質測驗、皮紋檢測……等等。讓我比較擔心的是,有些父母依循檢測報告的結果,來引導孩子的學習方向,反而讓父母忽略了孩子顯露出來的其他特質。原本立意良善的檢測,卻成了限制孩子自由發展的框架,這絕非我們所樂見。因此,對那些努力想要了解孩子的家長,我所提供的建議是︰觀察、觀察,再觀察!觀察是了解的開始。 一般來說,孩子的所有行為背後都是有意義,都有要表達的內涵。在我們判斷如何教導、教養孩子之前,必須先了解其行為所表達的意義,才能知道該如何教導。因為意義經常隱藏在行為的背後,有時必須透過長期觀察,有時必須跳脫當下反應,有時必須回溯過去經驗,才能找到真正有價值的含意。 在此,我要從幾個真實的案例出發,藉由我所輔導過的例子,來分析、探討孩子的各種行為密碼,並提供父母幾個可嘗試使用的方法。 密碼一、形式與意義 孩子的行為經常以不同的表象出現,其中的內涵也不同。父母看到孩子出現某種行為的時候,要學會判別行為的形式是什麼?代表的意義又是什麼?舉例來說,晚飯的時候,媽媽在講電話,小艾開始把食物扔在地板上。這個例子中,小艾把食物扔在地板上是「形式」,而其意義是「小艾不要媽媽講電話,要媽媽陪。」解開這個形式與意義的密碼之後,許多父母才會恍然大悟,從前針對孩子的行為,與孩子溝通、教導的方向都是錯誤的。就像小艾,媽媽以為她把不喜歡吃的東西丟在地上,花了很多時間糾正小艾的吃飯行為。經過仔細思考,媽媽發現小艾的問題不在吃飯行為,於是改變與孩子溝通的方向與方式,才逐漸改善小艾的問題。 相同的行為,有時可能隱含著不同的意義;而相同的意義,也可能以不同的行為來表現。例如,孩子經常摔東西、哭泣、把玩具弄壞、打人(形式),但都有同一個意義──引起媽媽的注意(意義)。或者,孩子哭泣(形式),但不同情況下的哭泣,可能有不同的需求︰有時是想睡覺,有時是要吸引大人的注意,有時是想買玩具,有時是不要洗澡(意義),父母必須先釐清孩子哭泣的原因,才能有所對策。因此,在「行為與意義」的探求過程中,父母除了仔細觀察之外,慎重思考行為背後的含意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日常生活中,「行為與意義」經常以複雜的方式呈現,如果父母一時無法正確判斷,便需要借助記錄的方式來釐清。 妞妞是個四歲的女孩,爸爸來找我尋求協助的原因是妞妞很不聽話,家人對她完全束手無策。爸爸說︰「每當大人在忙,妞妞常會出現搗蛋的行為,丟東西或哭鬧。就像前幾天,我去幼稚園接她回家,她就在後面一直踢駕駛座的椅子,擾亂我開車。我叫她不要踢了,她只會停止一下,然後又繼續踢,很不聽話。還有一次媽媽在煮飯,妞妞居然拿寶特瓶往廚房裡丟!媽媽都快要氣炸了,可是妞妞就是很皮,每天都有新花招。我們到底要怎麼教呢?」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