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家以素描方式進行創作練習向所常見,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ounaroti)便留下了許多手稿,讓人得以窺視大師造像的過程。後世臨摹其素描的名作《浴者》(Bathers),更是文藝復興時期年輕雕塑家研究的對象;透過線條的冥想,揣摩大理石的玲瓏起伏。
把繪畫當成雕塑作品的預想圖(Mpdello,註1)自有其方便之處,可以就近放大細部,也可勾勒背景,彌補立體模型偏重塊形的闕失。西方古典雕塑的預想圖,常以素描混合白堊、油墨使用,塗改至理想的模樣。雕塑家的畫稿因而顯示人所未知的一面:發想、猶疑、選擇──不只展現了思考的過程,也透露出人性的趣味。比起最後完成的雕塑作品,這種素描習作更具個人特質,也更具觀念性。
現代雕塑家便善用平面作品傳達創作旨意,一方面建立觀念文本的印象,強化思維重點;一方面藉用抽象繪畫的語言特質,闡述空間與造形之間的關係。對於三度空間構成的量體而言,平面圖形有如象限上的剪影,可以清楚解析造形的內容。
經由理論的驗證,當代抽象繪畫中的圖形,早已非單純的形體描繪,而是潛藏觀念的顯示。霍夫曼(Hans Hofmann)的畫作《追悼艾特努》(Memoria in Aeternum)中,大片黑色裡的白色方塊,不只是死亡的象徵,也是空間的符號,標明記憶的存在。
黎志文的素描正是一連串雕塑創作的預想圖。在欣賞這些作品時,必須緊扣雕塑意念來觀看:透過平面來表達的形式內容是什麼?我曾經為文解讀他的素描作品,是一種空間概念的辯證,說明「素描中的黑圓──空間圖形被反轉為實體」。因為在平面視覺中,「觀念辯證一旦延用到空間表現時,意念上的反轉似乎不可避免。因為空間構形並無實體可以挪用,虛實反覆成為可行的思考方向。」(註2)
黎志文的素描是一種空間意象的反照。雕塑裡的實體、虛空,以抽象繪畫的語言反轉,形成與實物對照的樣貌,化實為虛、凝虛以實,用黑白構圖演繹這種變化。
熟悉雕塑作品的觀者可以拿實物經驗做為參照,解讀素描的趣味;否則黑與白的塊形各富空間意涵,可以是雕塑實體,也可為包覆空間。知黑守白或知白守黑,完全憑藉構圖所引發的視覺想像而定。這種視覺想像多少產生了某種繪畫的獨立性,趨近抽象理論所說的:「尋找新的象徵符號,這種象徵非憑藉觸摸,而來自感受。」(註3)
從繪畫的角度來看,素描不僅僅是雕塑形式的複寫,也仍是雕塑家的範疇,黎志文慣用的技法 ──「砂紙琢磨」強調了創作取向,為自己的素描和雕塑下了註解。在紙上磨出凹痕、剝除黑白顏色的分際,就視覺的屬性來說,空間的存在和深度,確定來自材質的削減。這種物質性的處理手法,確實雕塑才有,而這一切皆是雕塑觀念的反照。
註1:義大利文,原指繪造大畫前之預製小畫。
註2:見江衍疇,《抽象構成雕塑》,第六章〈之間〉。
註3:見馬勒維奇(Kasimir Malevich)的〈非物象世界〉(The Non-
Objective World)。(完) [ 文章摘自 典藏今藝術 2009.0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