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捷運,能夠帶給城市多大的改變?對台灣而言,捷運以往代表只是交通運輸路線,從來沒人認為能給都市帶來全新的面貌,這種想法,在高雄捷運2008年通車後徹底顛覆。高雄捷運的公共藝術,結合了交通的便捷,以及藝術的美感,讓高雄市擁有捷運後,除了生活因行的方式改變外,城市更蛻變成為藝術大師揮灑創意之境。世運期間,高雄捷運將是最便利的交通工具,來到高雄的貴賓,可以在搭乘捷運的同時,往四周看看,將可發現藝術大師們正向著大家揮手。 高雄捷運分為紅、橘兩線,紅線從小港到橋頭,貫穿高雄縣市南北,途中經過世運會主場館;橘線從大寮到西子灣,橫貫高雄縣市東西,也經過世運比賽場地—技擊館、中正運動場,兩個比賽場的車站,都有特殊的造型,絕對會讓參賽選手及來賓留下深刻印象。除此之外,紅、橘線交叉的美麗島站,以及紅線上的高雄國際機場、中央公園站,個個都是大師力作,每個車站都是藝術品,啟用以來,成為民眾讚嘆不已的焦點。 | 世運站的雄偉,絕對會讓世運貴賓留下深刻印象。(攝影/黃永富) | 人與自然的融合 驕傲的出口─世運站 2009年是台灣人值得驕傲的一年,因為在高雄市,承辦了第八屆世界運動會,有榮幸接待來自全世界的朋友,而作為高雄世運開閉幕最主要場地─世運主場館的門戶,高雄捷運世運站,實為承載夢想的車站。 世運站是高雄捷運由地底爬升到地面的首站,穿出半屏山後,南台灣傲人的晴朗天空將盡展於眾人眼前,高雄舊名打狗,在千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原住民就在這片土地上奔跑、漁獵,並開展了高雄的歷史,所以在自然的面前,高雄市從不敢忘懷謙卑,所以即使在充滿現代感的捷運站體設計上,也將這份心意融入其中。 透過WJI團隊朗伍德及克里斯丁•卡爾的創意,PMI公司以特殊印製方式,將藝術作品輸出製成薄膜膠片,再壓合在兩片安全玻璃之間,並分別安置在世運站軌道上方的天篷、站體兩側的玻璃帷幕,以及電扶梯隔牆,完成了這件「天空中的雨林」藝術作品,製作出捷運站體本身即為公共藝術,公共藝術本身即為捷運站體的創舉。 於是,捷運站成為漂浮空中的雨林,將過往曾經存在及目前尚存於南台灣的昆蟲、植物呈現其中,徹底體現了高雄人與大自然間的感情。 運動與活力的對話—技擊館站 另一個主要的世運比賽場地O9技擊館站,因車站連結中正技擊館、中正運動場、國際游泳池、極限運動場等多處運動場地,設計上就以運動與活力為主軸,架構出「海洋、運動、活力、捷運」之意象。為顧及大型國際體育賽事比賽時,將會有大量人潮湧現,因此出入口特別採用橢圓開放式的天井設計,並為能容納更多人,特別設計為海洋運動文化雕塑廣場。 這個出入口不僅成為捷運的特色,還能成為表演的場地,營造整個體育園區的意象。在世運展開時,大量選手及參觀人潮,將能夠突顯此特點,成為陽光、運動、活力的交會點,成為極具朝氣與動力的捷運站。 商業中心 飛揚風華─中央公園站、三多商圈站 充滿創意的車站,首推紅線的中央公園站、三多商圈站,這裡是港都商業金融的重地,兩者的站體也呈現截然不同的風格。由大遠百百貨公司、新光三越百貨公司、太平洋SOGO百貨公司、東帝士85國際廣場、星光海洋公園所環繞的三多商圈站,車站穿堂層採取中央挑空設計,並配合放射狀之金屬垂板天花及地坪舖面拼花,塑造出「捷運之眼」之視覺意象,象徵萬物歸流之向心性。 而緊鄰大統商圈、新堀江商圈、五福商圈、原宿玉竹商圈的,是以「摩登高雄」為設計意念建築的中央公園站,此站出入口採輕巧之組構方式及金屬材質,充分展現結構力學與美學,襯托出「飛揚」之設計意象。在英國著名之景觀建築師,2007年普里茨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得主,Richard Rogers的巧手佈置之下,把綠意盎然的公園陽光與寧靜氛圍,細膩地引導入中央公園站,讓車站的整體呈現,輕盈而不輕飄,閒逸之中又不失商業金融樞紐的俐落感。 | 中央公園站把陽光、河流、森林帶進了捷運站。(攝影/黃永富) | 中央公園站中另一個令人驚豔的傑作,是順著手扶梯潺潺而下的流水,由站頂順流而下的水流,不僅讓搭乘電扶梯的乘客,彷彿在炎熱的南國中,注入了清涼的活水,最後聚集在車站口的小水池,更是許多乘客心目中的「許願池」,丟下一枚銅幣,就可能心想事成,更由捷運,開啟了一天的好運道。 無論是白天或夜晚,中央公園站巧妙地將陽光與寧靜自公園轉入地下站體,使旅客一出車站大廳就可享受原始森林般的清新綠意,再配合站頂的「飛揚」設計意象,仿若大聲地宣告高雄市就此起飛、茁壯。…文未完,詳見〈便捷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下)〉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