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伊斯坦堡老城中心、兩兩相對的聖索菲亞教堂(Hagia Sophia)和藍色清真寺(Sultan Ahmet Camii)兩座偉大建築,適足以代表伊斯坦堡這種既衝突、又融合的雙重性格。查士丁尼大帝下令建造的聖索菲亞教堂,可以說是最能展現希臘東正教榮耀及東羅馬帝國勢力的教堂,同時也是拜占庭建築的最高傑作,西元562年建成之時,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建築,高56公尺、直徑31公尺的大圓頂,歷經千年不墜。
九百年後,鄂圖曼蘇丹麥何密特二世實現了伊斯蘭教可蘭經中君士坦丁堡必將落入穆斯林之手的預言,並進一步下令將聖索菲這個基督教世界最重的據點改建為清真寺,移走祭壇、基督教聖像和遺物、用石灰蓋掉馬賽克鑲嵌畫,代之以星月、可蘭經讀經台、往麥加朝拜的壁龕、增建伊斯蘭教宣禮塔,後來陸續增加名巴講道壇、圓頂四周掛上書寫著阿拉真主、先知穆罕默德、阿里、胡笙名字的書法,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大阿拉伯字…直到鄂圖曼帝國在20世紀初結束前,聖索菲亞一直都是鄂圖曼帝國最重要的圖騰建築。
1932年,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將聖索菲亞改成博物館,長期被掩蓋住的馬賽克鑲嵌藝術瑰寶得以重見天日,聖索菲亞大圓頂下寫著「阿拉」和「穆罕默德」的栲栳大字,和更高處的《聖母子》馬賽克鑲嵌畫,自然地同聚一堂,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在此共和了。
而與聖索菲亞相對而立的藍色清真寺,又是另一個宗教挑戰宗教,最終卻證明政治或宗教武功再浩大,最終都無法超越藝術成就的例子。在鄂圖曼帝國國勢達到顛峰時,伊斯蘭世界最優秀的建築師錫南(Sinan)誓言要蓋出比聖索菲亞更偉大的清真寺,這個願望後來由他的弟子接續完成,清真寺是蓋起來了,就在聖索菲亞對面,也是伊斯坦堡最大、最知名的清真寺。
然而論藝術成就,藍色清真寺只是錫南一生在伊斯蘭世界所蓋三百多座清真寺的延續;論巨大,其最大圓頂直徑27.5公尺、高43公尺,都比聖索菲亞教堂遜色。只是教堂與清真寺兩兩相對、巍然聳立的畫面,始終是幾世紀以來,伊斯坦堡最令遊客感興趣的話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