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義邀請我寫一篇有關親子關係和親子溝通的文章,在「親子幸福圈」單元分享。恰巧我剛考完電腦科學Java的第三次考試,又逢周末,就隨即打開電腦,並且很快就完稿。
第二天醒來,我改變主意。我想,既然是親子關係和溝通,不能我這個當媽媽的寫了就算,總得讓我的兩個孩子的聲音也呈現出來,這樣的關係才平衡,才是真正的溝通。
於是,我給正在喬治亞大學念書的女兒寂琦打了電話。
沒想到,她語出驚人地說:「我們母女是顛倒的親子關係。你像調皮的孩子,活蹦亂跳的,我倒像你的媽媽,要叮嚀你,還要寵你。例如我高一的第一個早晨,你居然起床為我做早餐,那樣的經驗實在太可怕了。媽媽的早晨不是寫稿,就是讀書,或晨跑,怎麼會是做早餐?所以,我當場就警告你,絕對不准你幫我做早餐,因為我已經是高中生了,我應該自己做我的早餐。我無法接受媽媽做她不喜歡的事。」
後來寂琦解釋,她的成長過程和多數的台灣孩子不同,她自助旅行了二十個國家,十二歲時前往南美洲祕魯當了一年交換學生,後來回台灣上國中時很慘痛。在寂琦崩潰前,媽媽當機立斷帶她到美國紐約州的水牛城上學;然後又轉往明尼蘇達州雙子城的美國家庭上一年學。在家時已經學習獨立,在外後獨立性更強。
「在『外放』的這幾年,媽媽和我之間的溝通,大多數是使用電子郵件。媽媽寫很多信給我。我很喜歡閱讀你寫的信,那些信就像媽媽在我面前,」寂琦說。
「我的媽媽和一般的媽媽不同。我的媽媽在乎的也不同。例如我媽媽在乎我們的眼界寬不寬,快不快樂,有沒有把觸角延伸出去?所以,從小你就帶我和哥哥在世界各地利用很少的錢自助旅行。你也從來不在乎我和哥哥的成績,也沒有逼我們讀書,反而是我自己逼自己,我覺得自己逼自己比較有力氣。我想,如果是媽媽逼我讀書,我一定會發火,」寂琦說。
「我們家有很多書。因為家�什麼都沒有,沒有電視,沒有遊樂器,沒什麼好玩,只得玩書。因此,我很喜歡閱讀。謝謝你把家�堆滿書,讓我從小就玩書長大。」
「要我的媽媽說『不准』是很難的。你除了不准我在臉上化妝,說化妝品傷害皮膚外,幾乎什麼都OK。所以,什麼事情都不需要問媽媽,自己可以完全做決定。」
話鋒一轉,寂琦說:「不過,若有什麼意見不同,也不必和媽媽爭。因為媽媽想贏,你會用兩倍的力量解釋和證明,最後贏的人還是你。
「我在美國大學的同學,很多人沒離開過美國。他們很羨慕我擁有許多旅行經驗,我很喜歡,也很享受媽媽帶我環遊世界。」
掛了寂琦電話後,我立刻打電話到台灣給兒子。世昕自助旅行了三十個國家,他從海軍陸戰隊退伍後找到工作,就留在台灣。
以下是世昕的說法。
「媽媽的點子很多,又有很多想法,跟媽媽在一起很好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媽媽幫我在建中拍照後,我們一起喝下午茶,欣賞佛像壁畫,母子天南地北地聊天。念建中的那兩年,我向媽媽要了很多咖啡券,因為建中附近的咖啡館很多。媽媽為了省錢和方便,買了很多咖啡券。最後你向我抗議,你的咖啡券多數都被我喝了。
「媽媽也是彈性很大的人,我高二時到德國的高中交換了一年。回來後,我不喜歡原來的家附近變得太熱鬧,太複雜。剛巧我早上要搭公車去建中時,被摩托車撞傷,媽媽當下就把家搬到植物園對面。媽媽是很積極、很有勇氣的人。媽媽也很勇於嘗試新的東西。我一直向媽媽學習這個部分。
「我很喜歡和媽媽一起自助旅行,喜歡去很多不同地方,欣賞別人的文化和特質。我記得有一次我們在西班牙租車旅行,花落在整輛車子上很漂亮。
「媽媽的表達能力很好,個性又主動,還願意和我說你自己的感覺和想法。不過,媽媽的性子急,要跟上媽媽的節奏很不容易,除非加快自己的步伐,但會很累。若是和媽媽起摩擦,最好的溝通方式是寫信。寫信時,媽媽會緩下來思考,比較容易溝通。一旦媽媽有自己的Idea,就不容易接受別人的想法,你聽不進去。這時候我就寫信和你溝通,你思考後有可能會改變想法。
「我很喜歡閱讀,但閱讀的書和媽媽閱讀的種類不同。我不知道我喜歡閱讀,是否和媽媽從小就每周帶我上兒童圖書館或和我們家有很多書有關。媽媽愛買書,每個月還另有預算給我和妹妹買書。我們想買什麼書都行。我和妹妹隨年紀不同,每人每個月從小學三百元,國中時升為五百元,高中時一千元,而且買書超過預算還可以追加。」
以上是我的兒子和女兒的說法。從兩個孩子的經驗可以窺出,我們之間的親子溝通方式是,旅行、閱讀和寫信。我們的門是開的,沒有上鎖,隨時可以進來,如果想要的話。我們彼此也都有完全的自由和獨立自主的空間。
我們背著背包,扛著帳棚,在世界各個角落搭棚為家。我們一起騎腳踏車環島,深入部落。行動,也是我們的溝通管道。我們之間沒有牽掛,也沒有公式可循。信任是我們的橋樑。我們有許多共同的快樂經驗和記憶,我們花很多時間一起冒險,也一起成長。
寫於美國喬治亞州梅崗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